金属材料的腐蚀——点腐蚀简介
日期:2021.04.07
来源: 上海板换
阅读:
金属材料在某些环境介质中,经过一定的时间,大部分表面不发生腐蚀或腐蚀很轻微。但在金属表面出现蚀孔或麻点,随着时间的推移,蚀孔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,形成小孔状腐蚀坑,这种现象称为点腐蚀,简称点蚀,也叫孔蚀。

图1 点蚀宏观形貌

图2 点蚀微观形貌
点蚀通常发生在易钝化金属或合金中,往往在有侵蚀性阴离子与氧化剂共存的条件下发生,例如,不锈钢、钛及钛合金。在近中性的含氯离子的水溶液或其他特定介质中,可能发生局部溶解形成点蚀。当金属受到应力作用时,点蚀往往还易成为应力腐蚀裂纹或疲劳腐蚀的裂纹源。
点蚀除受环境温度、介质pH值、卤素离子影响外,还与金属自身合金成分含量有关。相关文献表明,Cr、Mo、Ni、V、Si、N等为有益元素,可提高金属的抗点蚀性能;而Mn、S、Ti、Se等为有害元素,会降低金属的抗点蚀性能。此外,冷加工也会对金属点蚀造成一定影响。一般来说,冷加工通常会增加位错密度,而位错在金属表面处容易生成点蚀坑。
点蚀的防护与控制措施有如下几点:
1、减轻介质的侵蚀性,例如降低介质温度、减少卤素元素含量、提高pH值等;
2、加入某些缓蚀剂,保护金属表面的保护膜;
3、合理选择耐蚀材料。
推荐新闻